内容摘要:近年来,在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多校区大学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是高校发展和日常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多校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开拓创新,结合实际,探索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学生党建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地理位置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我国多校区大学的起源主要来自高校间的合并。近年来,在扩招形势下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多校区办学的大学有迅速增加的趋势。由于这类大学一般规模比较大,如何达到科学管理、高效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部分。“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在广州地区由多个学校合并而成的多校区大学学生党建工作。
一、多校区大学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又红又专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不断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随着多校区大学的逐渐增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与困难。
(一)校区多,学生分布广,统一集中难。多校区大学一般由原来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两所以上高校合并而成,校区之间的距离近的在十几公里范围内,远的超过百公里;同一院系的学生不一定能在同一校区内生活学习,而可能分布在几个校区,学生集中管理教育存在场地、食宿、交通等制约因素,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校区同时或重复进行,额外增加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以广州大学为例,该校由5个校区组成,一个学院一般分布在2~3个校区中,学校党校开设一期培训班要分别在不同的校区进行,一个
(二)学生多,学生管理队伍小,细致管理难。高校合并后,在校学生规模一般在万人以上。由于高校机构的改革,限制人员编制,专职学生政工干部与学生比例一般达到1:250至1:300,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小,工作量大,加上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如互联网的冲击,独生子女增多,贫困生增多等。广州地区高校地处改革开放的南方大都市,生源以沿海地区为主,学生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注重自我,同时又受到市场经济的正负面思潮的冲击,学生较注重功利。据“广州大学理学院2002学年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显示,大学生中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原因: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的占20.5%,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的占37.4%,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的占19.5%,只有9.1%的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由此看来,学生的思想复杂,理想目标各异,要细致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较难。
(三)申请入党的学生多,学校党校参加人数有限,把好质量关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大学生要求入党的人数越来越多,特别在在新生中,一般的班级申请入党人数能达到50%,个别班级达到80%,他们的入党动机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学生入党前的培养工作中,端正入党动机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同时,由于校区分散,学校党校的组织工作量大,
(四)学生党员校区流动性大,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到位难。在多校区大学中,一般一、二年级分布在较小的分校区,一年后回到院系本部,而一年级正是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最多的阶段,由于老生党员在不同校区,给培养联系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与不便。而三、四年级的学生回到学校总部或院系本部校区之后,负责一、二年级的学生政工干部又不一定跟随他们流动,他们去到新的校区既要适应新校园的环境,更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新的指导和管理,从而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得到延续,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教育落实到位较难。
二、多校区大学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策略
多校区大学是多个校区的集合体,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种新组织形式,它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我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当前,面临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新问题,我们急需考虑的是策略问题,而选择和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将会影响到我们能否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