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语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都投入到了改革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力图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每一节课之中。但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不够全面,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新问题。
现象一:“我们来把课文表演一遍。”
表演这种形式在许多课堂上均可以见到,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模式,不管需要与否,都让学生表演一番,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其实质却是完全抛开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任务。如老师在执教《从现在开始》时,只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大半节课的时间都是让学生戴上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等动物的头饰,分小组表演,然后选了两组学生分别上台表演。上台表演的两组学生无论动作还是语气,都如出一辙,一眼就能看出是老师事先就排练好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开心极了,但教学目标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这一点,课堂上却毫无体现。像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从何而来?仔细阅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出现八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出现九次的“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训练、读写训练”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体验”、“感悟”等说法。于是,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是否继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产生了疑问,以为语文课只要学生自己读一读、体验体验就行了,甚至对学生感悟不但也不加以纠正,好像纠正了错误就是不尊重学生的体验。其实,《标准》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不要“语言训练”,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的,指出语文学科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标准》中的“理解”、“积累”、“运用”等词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只是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削弱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看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抛开语言文字的做法,有违新《标准》的初衷。
现象二:“请同学们拿出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它强调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的“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不乏有许多伪善的东西,最突出的一点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概否定,无限拓宽课文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知识拼盘的常识课。如老师在上《草原》时,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结合对课文的重点词句的品味来充分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图片、演唱有关草原的歌曲、讲述有关草原的资料,整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确实都在围绕草原展开,但很难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语文课,倒像是一节有关草原的综合课。不能否认,语文课的确有知识教育的作用,但是,语文教学毕竟有自己的专司之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舍本取末、喧宾夺主从来就是愚蠢的行为。为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把学生引入相关的学习资源,其结果是,所有的课都机械的套用后,使人不禁要问,面对不断开发的学习资源,学生能有多少精力去面对?我想,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的时候,要立足于课内外。语文课必须把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摆在第一位,否则,它可能就会上成品德与生活课,也可能上成科学课,还可能是美术课,或者什么也不是的各科杂烩的综合课,惟独不是语文课。有的语文课片面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大谈“把语文课上出多种味道来”,大讲“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大说“学习目标的综合性”,于是,一节课没让学生从文字中去体味,忽视语言文字和形式的积累,又是表演,又是画画,又是唱歌,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的确热热闹闹。这样的语文课有可取之处,但令人疑惑的是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识、能力、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语文只不过走马观花式的走走过场而已。新课改的确提出了“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但“联系”与“整合”并不意味着原学科本性的丢失。语文综合学习时,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一切均以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点来进行才是正道。
现象三:“用你喜欢的方式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
初闻此言,感觉很新鲜,仔细思量,又发觉有些不妥。既然是美美地读一读,那就要能够表现出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可又用的是“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试问:默读能美美地读出黄河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撼人力量吗?声地诵读能表现出《纸船和风筝》中小熊和松鼠之间动人的情谊吗?所以,这种看似十分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说法,实际上是违背语文教学实际的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