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简报

南阳教育信息2024年第16期

南阳市教育局 https://jyj.nanyang.gov.cn 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材料室

南阳教育信息

16期

 

 

南阳市教育局办公室编                                                             2024年6月3日

——————————————

实施跨学科教学  培育创新性人才

淅川县中小学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堂观摩暨教学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31日,淅川县教体局在淅川县第一初级中学成功举办中小学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观摩暨教学研讨活动,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的100余名实验学科教师和教导主任参加观摩研讨

此次研讨活动以加强学科高质量融合,有效实施跨学科教学为主题,紧紧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开展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首先,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两节跨学科示范课。第一节课由淅川县第一初级中学物理老师李晓主讲,设计的主题是声音的特性跨学科实践。她借助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素材,从具体的乐器演奏闯关的形式分析声音的三种特性,并尝试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乐器发生原理、音调变化的因素、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第二节课由南阳市第十三中学丛宛鹏老师主讲,他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入手引入能的定义,然后展示分析图片,让学生体验并总结出动能的概念,又用生活事例和视频引导学生们猜想动能与mv,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动能与mv之间的关系,同时渗透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用播放视频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的实验过程,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再次强调控制变量法。同样的思路讲解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进而讲解了机械能。在示范课的示范、引领与帮扶下,教师们在课堂磨砺中不断成长。

观摩课后,参与讲课的两位老师各自从跨学科学习主题设计、教学流程优化、跨学科素材选取、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学生对交叉学科思维方法构建等方面分享了教学心得。参与观摩研讨的教师围绕跨学科的教学案例,展开互动交流,进行思维碰撞,领悟和把准教改的时代脉搏,享受专业成长的欢喜与幸福。研讨交流,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还提升了教师们实施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学生们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拓展课堂教学边界,促进育人方式变革,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增强课程协同育人效度。

研讨会上,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李倬老师从设置跨学科实践主题、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把握跨学科教学的方法策略、跨学科实践对教学的启发四个维度进行阐释,并通过解析一些课例和经典题目对跨学科教学答疑惑、谈方法,指迷津。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与会人员明确了方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获得了启迪。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也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方,淅川县教体局条件装备办公室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认真总结,有以下四点启示值得各地各中小学校学习借鉴。

启示一:教师要具备跨学科教学意识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是分科背景下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实践性的积极稳妥的有效措施。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但是学生跨学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来引导完成的,教师必须树立跨学科教学的意识。新课标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课题,学科教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封闭,更应该主动帮助学生建立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任教学科内容和方法,还要经常主动向其它学科的同行学习,比如观摩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及其教学处理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跨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启示二:要把握跨学科学习的融合度

我们知道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跨学科综合与实践尽量去弥补人为的知识割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能意识到知识的综合运用,让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自然发生,而不是各科知识的大拼盘。要把握跨科学习的,实现多学科知识和思维的融合。多门学科的交叉勾连以及衔接融合,都需主次分明,切勿贪多求繁。当然不是学科中的每个知识点都适合进行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对原有学习模式的发展,并不是全盘否定。

启示三:要深度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意义

想要进行真正的跨学科整合,前提是要对学科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不仅要求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也需要学生从学科思维向跨学科思维转换,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比如以物理为中心的跨学科教学,也需要多位其他学科老师辅助教学,才能做精做成。

启示四:要站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科立场

跨学科主题学习,一定是结合学科课程内容的需要而,而不是为了。因此,教师对内容的挖掘要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挖掘某一学科教材中的内容,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形成具有探究意义的主题;二是教师从多门学科教材中选择相关联的主题,并结合生活实际筛选、挖掘、重组多学科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重新设计成问题或项目,形成可供探究的主题。其核心主旨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给予学生足够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淅川县教育体育局条件装备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