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淅川县教体局举办全县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自制教(玩)具暨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展评活动,来自全县38所中小学(幼儿园)288件作品参加展评。
此次活动以“编制科技梦想,播种创新种子”为主题。活动启动以来,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各乡镇、各学校组织师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教(玩)具和科技创新作品。活动展评范围面向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学生,共分学校自评、集中展评、现场互评、专家评审四个阶段。参展作品分幼儿园自制教(玩)具、中小学自制教具、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编程四大类。内容涉及实用生活、环保节能、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等众多领域,活动作品包含了科学、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知识,许多作品不但具有跨学科整合、而且融入了实践创新和艺术,体现了STEAM教育思想和理念。
活动现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自制教具和创意小发明令人目不暇接。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如饮料瓶、纸盒、旧衣物等,巧手改造成实用的教学工具。有的教具设计巧妙,能直观展示数学几何原理;有的则将科学实验器具微型化,便于课堂演示。小发明作品更是亮点纷呈,从自动浇水的花盆到智能垃圾分类箱,从简易太阳能风扇到会发声的智能书包,每一件都凝聚着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奇思妙想。在展评环节,小发明者们自信满满地向评委老师们介绍作品的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及功能用途。展评现场化身为充满科技魅力的“未来实验室”,师生们化身“小小发明家”,自信讲解作品背后的创意故事。遥控六躯太空火星车、太阳能风扇、风力发电模型、智能遥控车等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赢得阵阵掌声。评审专家从创新性、科学性、技术性、启发性、实用性、综合性六个维度对每一件参展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定和点评,既关注作品的科技含量,更看重其教育价值。一件件凝聚着创新与智慧的作品,不仅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做中学"理念,更是师生对未来科技的美好畅想。
通过现场展示介绍和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活动最终评选出自制教(玩)具及小制作小发明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其中70余件作品脱颖而出,48件作品报送参加市级评选活动。
全媒体记者:王丙双 通讯员:姚成儒